根據統計,目前外國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比重約33%,其餘近六成則被相對穩定的持有人擁有(例如美國政府、金融機構及退休金帳戶等),單一持有人的動作並不致使美債市場出現結構性災難。
美國買全球製品,全球買美債的時代結束?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衝擊從股市延伸至債市,上週美國公債龐大賣壓湧現重創長債價格,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至近5%水準,周線走高50個基點,創2001年來最大單週升幅。
■市場傳聞賣壓源自外國持有者大量拋售美國公債,其中以中國減碼幅度最大,做為美方課徵145%關稅的回擊。
■根據統計,目前外國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比重約33%,其餘近六成則被相對穩定的持有人擁有(例如美國政府、金融機構及退休金帳戶等),單一持有人的動作並不致使美債市場出現結構性災難。
■回朔事件起因仍為關稅2.0,預料本週債市攻防將成市場焦點,值得高度關注。
資料來源:BofA Global Investment Strategy, Flow of Funds, Haver;資料日期:2025/4/10。
通膨全面低於預期,降息預期再升溫
■美國3月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 4%、核心CPI年增2.8%,均低於市場預期,進一步強化市場對通膨持續降溫的信心。
■儘管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在數據公佈後仍有所走揚,但從利率期貨反映年底的降息幅度可看出,市場對今年降息4碼或更多的預期又明顯上升。
資料來源與日期:(左) Bloomberg,2025/4/10;(右)CME,截至20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