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熊市來的雖突然,但畢竟是屬於「人禍」導致,我們認為不影響AI的長期發展趨勢,因此在這波股市大幅修正後,仍可尋求低接機會,而若是短期想尋找避險標的,可關注少數受惠川普關稅政策的,如:進口鋼鐵、鋁、汽車製品中,在美國設有生產據點或銷售通路的企業可望受惠。
■野村腳勤觀點:
◆做好關稅長期抗戰準備
本輪對等關稅的重災區主要是東南亞國家,如:越南46%、泰國36%,然而相比於中國、墨西哥,東南亞國家佔美國商品進口的比重不算高,但為何會仍課以重稅?實際上這表明川普從2018年貿易戰中吸取了教訓,想藉由打擊東南亞國家來封堵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的路徑,預期未來關稅協商的重點除了貿易壁壘外,政治同盟也將是重點。比較麻煩的是,中國目前報復態度強硬,預計將使兩國對抗的時間拉長,影響範圍也會更大,尤其是管制稀土出口將威脅到國防和科技行業的原物料供應,可能是比關稅更嚴峻的問題,不過無論如何,這場關稅大戰可能還只是初步階段,所有人都應該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基本面尚無疑慮: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2.8萬人,高於預期,經濟仍保持強韌
(二)短期穩定措施:國安基金授權進場護盤,穩定市場信心
(三)投資價值浮現:彭博預估台股本益比降至13倍,低於近五年平均值,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大盤利空因素:
(一)對等關稅:稅率及影響範圍遠超過市場預期,未來不確定性極高
(二)中國反制:中國實施報復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美國對抗戰線恐拉長
(三)經濟衰退風險:多家機構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經濟恐面臨衰退風險
◆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川普「解放日」後全球股市震盪加劇,台股也面臨了連日重挫。就大方向來看,多數國家皆表態願意談判,採取報復行動者有限,關稅仍有機會適度的回調,不過,由於談判需要時間,預期4-5月市場方向仍不明朗,並且高額關稅導致廠商備貨意願下降,勢必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將面臨下修風險,股市仍需一段時間來消化賣壓。但往好的方向想,這波熊市來的雖突然,但畢竟是屬於「人禍」導致,而非結構性因素造成的危機,我們認為不影響AI的長期發展趨勢,因此在這波股市大幅修正後,仍可尋求低接機會,而若是短期想尋找避險標的,可關注少數受惠川普關稅政策的,如:進口鋼鐵、鋁、汽車製品中,在美國設有生產據點或銷售通路的企業可望受惠,另外,隨著股東會旺季即將來到,高殖利率股預期也有機會成為短期資金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