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收持續超出預期,加上AI算力需求增加的趨勢下,科技巨頭願意持續大量投資資料中心並擴大資本支出(CAPEX),顯示即便面對貿易戰和關稅的衝擊,但CSP發展AI的決心也沒有動搖,只要AI投資的方向不變,AI供應鏈的成長動能也將延續。
■野村腳勤觀點:
◆CSP財報開獎樂觀,AI投資方向不變
美股科技五巨頭(谷歌Alphabet、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臉書Meta Platforms、微軟Microsoft)Q2財報開獎樂觀,五家公司財報皆超出了華爾街對獲利和營收的普遍預期,完美體現了「AI正在成功變現」的正面影響。而在營收持續超出預期,加上AI算力需求增加的趨勢下,科技巨頭願意持續大量投資資料中心並擴大資本支出(CAPEX),繼第一季度臉書上調全年CAPEX至640~720億美元,本季谷歌上修全年CAPEX至850億美元(原750億美元),微軟也預告下一財年(2026)CAPEX將超過1000億美元(去年820~850億美元),顯示即便面對貿易戰和關稅的衝擊,但CSP發展AI的決心也沒有動搖,只要AI投資的方向不變,AI供應鏈的成長動能也將延續。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降息利多:市場共識聯準會(Fed)今年9月降息機率高
(二)AI展望樂觀:台積電領軍AI供應鏈,第二季財報亮麗,基本面支撐科技股續強,強化多頭信心
(三)籌碼結構健康:融資餘額回落至近五年低位,浮額減少且籌碼凝聚,多頭動能有望延續
◆大盤利空因素:
(一)國際政經變數:對等關稅及聯準會中立性等不確定因素,恐造成全球市場波動與避險情緒
(二)匯率波動: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債務及赤字等問題仍使美元承壓,對我出口導向企業獲利構成潛在壓力
◆關稅威脅產業分化,AI獨撐大局
隨著Q2季報陸續公布,匯損確實對毛利率與獲利造成一定程度衝擊,不過股價反映則是相對溫和,除了本就預期內的匯損屬於一次性影響,近期台幣走勢不如第二季強勁,也讓市場預期未來匯損壓力有望減輕。當匯損壓力減輕,現階段最大不確定性只剩下美國232條款,目前市場態度雖審慎偏悲觀,但考量現實層面,美國國內尚未具備完整供應鏈,若貿然提高稅率,恐推升通膨、影響降息與經濟發展,合理推估為先從低稅率起步或給予豁免期,若結果如上述預期,對市場衝擊則相對有限。而最終無論晶片關稅形式如何,企業發展AI趨勢不變,台灣電子股具備強勁基本面支撐,營收與股價表現皆優於傳統產業,相對而言非AI族群受庫存與關稅壓力影響較大,故Q3至明年投資關鍵在於如何選出具產業與基本面優勢的主動選股能力,短線若因為232條款造成股價拉回,反而都是好的布局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