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8

高股息ETF轉型再進化!「強勢動能」高息股躍居盤面,領漲抗跌實力稱霸 - 野村投信

>>認識00944,強勢高息股!

台股守在月線之上,短線隨著不確定因素漸排除,加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讓市場再度憧憬FED降息,加上美科技主要巨頭財報公布 (除輝達5月下旬外),短線市場焦點將回到台股第一季財報及法說上,以及5月份高股息ETF即將進行調整成份股,指數維持震盪偏多格局,可持續留意高殖利率個股,將是行情焦點。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美國近期公布經濟數據表現參差,加上市場消化公司財報展望與聯準會會議方向,科技股震盪加大、台股亦忽漲忽跌,4月以來加權指數上衝下洗,連帶高人氣的高股息ETF表現也大幅震盪,然其中同時以「動能」及「股利」雙指標選股的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4月以來可謂完美詮釋「領漲抗跌」走勢,例如4月初加權指數一度從觸及歷史新高20883.69點,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漲勢亦步亦趨,表現領先主要高人氣高股息ETF追蹤指數;而歷經4月15日加權指數跳空下跌、4月19日帶量殺破2萬點大關,「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波段最大跌幅也明顯低於主要高股息指數,相對適合存股族投資人長期投資持有。

「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領漲抗跌,一次網羅紅利走勢

資料來源:臺灣指數公司,2024/4/30。本基金主要係採用完全複製法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目標,然因基金必要費用、為因應申贖及指數調整等之相關交易、為維持曝險比例而從事證券相關商品交易及視特殊情形需要採最佳化複製法等因素,仍可能使本基金偏離標的指數之表現。以上僅為標的指數成分股歷史資料,不代表本基金之未來績效保證。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本資料僅為市場歷史數值統計概況說明,非基金績效表現之預測。

 

張繼文進一步指出,「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獨創千里馬投資策略,訴求「強勢高息股」,亦即除了找高息,更透過「動能指標」找出「股價較接近過去一年高點」的公司,即多頭領漲、空頭抗跌的高息股;入選成分股必須同時通過「股價動能」(強勢股)與「股利水準」(高股息)的考驗,因此強勢高息股走勢上會比一般高股息、價值高股息指數更加穩健,比起僅用動能(如夏普值)調整權重、但未導入成分股篩選的作法也更嚴謹升級,而投資不預設產業比重、配置更加多元分散,即便遇到本次由科技/半導體領跌的走勢,顯示強勢高息股也將比單押電子股的科技高息指數更加耐震,即便遇到股市修正行情,也能受惠到「低重疊」、「低波動」分散最佳化的效果,使「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相對於台股加權指數更能抵禦下檔風險,提供投資人更具防禦性的投資效用。

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經理人林怡君表示,「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其追蹤指數係透過獨特的「動能」與「股利」雙指標篩出具正向「趨勢動能成長股」(獲利成長高)兼具「高息股」(配息高),其截至今年3月底之本益比僅15.26倍,遠低於大盤;若考量獲利與股利性,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每股盈餘達5.65元,明顯高於大盤的3.68元,且就股東權益回報相當數字表現亦較佳,無論是股東權益報酬率、亦或每股現金股利,其表現都比大盤更為出色,為現階段更適合布局之高性價比的投資選擇。根據統計,若盤勢震盪進場或加碼投資,以市值型的加權指數為例,持有60、120與240個交易日(即約3個月、6個月與1年)平均報酬分別為4.45%、8.37%與18.22%;若聚焦股息型的臺灣高股息指數,同期間平均表現分別為5.77%、7.20%與12.03%,表現亦不俗;然而若聚焦混和型的「強勢高息股」,例如透過「股價動能」與「股利指標」雙重篩選的「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同期間平均表現則將提升至7.23%、11.59%與20.50%,表現均勝過傳統市值型或股息型之投資標的,尤其是動能與股利機會兼具的「強勢高息股」,不但可望受惠成分股無論多空皆具相對強勢的股價動能,同時兼具高息特性也將在市場震盪時提供緩衝效果,長期而言,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相較加權指數表現強勁。

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為您開啟強勢高息股投資首航旅程,值得掌握機會。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預定於5月9日掛牌,採月配息,預計7月首次除息,發行價為15元,投資門檻低,滿足投資人追求成長與收益兼具的需求。

資料來源:臺灣指數公司、Bloomberg,回測數據依較晚資料日期2015/11/17-2023/12/31。本基金主要係採用完全複製法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目標,然因基金必要費用、為因應申贖及指數調整等之相關交易、為維持曝險比例而從事證券相關商品交易及視特殊情形需要採最佳化複製法等因素,仍可能使本基金偏離標的指數之表現。以上僅為標的指數成分股歷史資料回測結果,不代表本基金之未來績效保證。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本資料僅為市場歷史數值統計概況說明,非基金績效表現之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