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察到,部分投信熱門股已出現持股擁擠的現象,若第四季法人開始調整部位、獲利了結,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劇烈震盪,因此雖然台股長期趨勢仍偏多,但短線修正可能性也不容忽視。此時最重要的,不是預測市場,而是保持好心態。
■野村腳勤觀點:
◆美國AI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
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AI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OpenAI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AMD,更加證明了AI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更深入來看,OpenAI如此高調的與輝達競爭對手深度合作,背後勢必經過多方協商與戰略考量,川普曾多次提及「美國必須勝出AI戰爭」,這也是AI投資無論如何都將持續推進的原因。而不管是輝達還是AMD,背後所仰賴的晶圓代工、ODM/OEM、散熱、電力、PCB、機櫃等供應鏈,幾乎都由台灣廠商承擔,差別只在於哪家公司受惠多、哪家公司受惠少,無論最終AI大戰由誰勝出,台灣科技供應鏈將持續受惠無疑。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降息循環開啟:9月FOMC會議如預期降息1碼,點陣圖顯示2026年底前還有3碼降息空間
(二)經濟穩健成長:聯準會上修2025~2027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並同步下修失業率,顯示經濟仍具韌性
(三)AI需求強勁:2026年Rubin伺服器推動相關供應鏈升級,電源與散熱需求暢旺,後續成長動能無虞
◆大盤利空因素:
(一)連漲後回調壓力:大盤連續5個月上漲,市場動能恐面臨鈍化,獲利了結賣壓可能升溫,需審慎因應
(二)關稅雜音疑慮: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結果遲未定案,若結果不如預期,恐引發漲多個股出現明顯回檔壓力
◆FOMO行情下保持居高思危
今年9月台股表現亮眼,大盤單月上漲6.6%,不少個股創下新高,投資人擔心錯過行情(FOMO),紛紛進場追價,資金依舊在熱門AI題材間快速輪動。不過,目前市場主流的利多,包括聯準會降息、美國AI投資加碼、企業財報亮眼等,都是早已被充分反映的題材,隨著股市評價越墊越高,市場對利空的敏感度也同步升溫,一旦出現政策不確定性、國際變數或財報不如預期,都可能迎來波動加劇。尤其是我們觀察到,部分投信熱門股已出現持股擁擠的現象,若第四季法人開始調整部位、獲利了結,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劇烈震盪,因此雖然台股長期趨勢仍偏多,但短線修正可能性也不容忽視。此時最重要的,不是預測市場,而是保持好心態。投資人可以選擇分批逢高獲利了結,亦或是做好忍耐波動度上升、拉回逢低布局的心理準備,等待評價回到合理區間,將再次重回上升軌道。
*以上公司僅供舉例,本文不做個別公司個股銷售及推薦之用,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基金投資組合因時而異,請投資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