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而言,AI驅動生產力循環的趨勢沒有改變,加上聯準會2026年高機率啟動較大幅度的降息循環,預期「經濟成長+資金行情」將成為推動2026年股市多頭成長的主要動能,若短線遇市場修正,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逢低布局、分批加碼。
■野村腳勤觀點:
◆留意第三季可能出現的風險
隨著7/9關稅豁免期結束,川普政府陸續公布關稅協議或直接發出通知,並於8/1正式生效,目前來看市場目前將貿易夥伴分為三類:已達成協議(如越南);積極談判中,預期稅率落在10~20%;談判進度緩慢或經濟體較小,可能面臨較高稅率。但整體而言,多數國家關稅可能回升至高於10%的水準,加上企業與消費者提前備貨,預期下半年商品需求轉弱,美國經濟將由服務需求支撐,對出口導向的供應鏈不利。此外,Q2潛在匯損、Q3訂單下滑風險,可能使台股自8月起面臨雙重利空,儘管7月市場情緒仍偏樂觀,但需留意後續基本面轉弱的壓力。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降息利多:FED主席Powell轉鴿,不排除7月降息可能,目前市場共識9月啟動降息
(二)AI展望樂觀:台積電領軍AI供應鏈,6月營收創高,基本面支撐科技股續強,強化多頭信心
(三)籌碼結構健康:融資餘額回落至近五年低位,浮額減少且籌碼凝聚,多頭動能有望延續
◆大盤利空因素:
(一)國際政經變數:大而美法案通過、對等關稅結果陸續出爐,加劇全球市場波動與避險情緒
(二)匯率波動:美國債務與赤字疑慮升高,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對出口導向企業獲利構成潛在壓力
◆短線震盪不改中長線AI多頭格局
自4月以來,台美股市因市場對關稅政策過度悲觀而出現超跌,隨後在Q2亮眼的經濟數據及自4/9起為期90天的關稅豁免期帶動下,指數強勢反彈並屢創新高。不過,進入8月後,台股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上路,以及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加上Q2財報中的匯損壓力與Q3訂單下滑風險,短期股市可能受拖累而有回落的風險,相關風險投資人需審慎因應,儘管目前市場情緒仍偏樂觀,但仍可考慮逢高適度減碼、獲利了結。不過中長期而言,AI驅動生產力循環的趨勢沒有改變,加上聯準會2026年高機率啟動較大幅度的降息循環,預期「經濟成長+資金行情」將成為推動2026年股市多頭成長的主要動能,若短線遇市場修正,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逢低布局、分批加碼,適度建立核心持股部位,以免錯過2026年由AI驅動的多頭行情,選擇上仍建議持續聚焦具長期成長潛力的領域,包括AI伺服器及其零組件、先進封裝製程與設備,同時也可適度配置受惠美元弱勢的內需股以分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