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9

【台股操盤人筆記】震盪後再創新高,投資關鍵字:有競爭力、大者恆大 - 野村投信

■野村腳勤觀點:

◆全球化時代告終,大美國時代來臨

新冠疫情封城導致全球面臨供應鏈斷鏈的巨大風險,背後的代價是世界各國都難以承受的,尤其是美國這樣全球最大經濟體,生產成本上升、消費疲軟,供給面與需求面都受到了衝擊,因此無論是貿易戰、關稅壁壘,甚至是川普減稅新政,目的都是引導資金重回美國,使美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資源分配者,而從疫情後股市表現來看,各國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差異:美國陣營一路向上,非美陣營一路躺平;未來3-5年市場主流將圍繞MAGA,美國陣營應該仍是最大贏家,台灣供應鏈與美國合作關係密切,想必不會缺席。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降息啟動美國通膨持續放緩,雖降息幅度趨緩,但全年降息趨勢沒有改變

(二)經濟具韌性聯準會上修美國2025全年GDP增速至2.1%,台灣主計處也估GDP成長3%以上

(三)匯兌收益貢獻美元走強挹注匯兌收益,加上廠商提前拉貨,2024年第四季財報值得期待

(四)獲利成長底氣彭博估台股全年獲利仍有雙位數成長,2025年台股迎來萬家爭鳴、百花齊放格局

◆大盤利空因素:

(一)政策不確定性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高,提高關稅、半導體制裁等可能使市場出現較大波動

(二)評價面雜音高基期帶來的獲利成長放緩,指標股股價震盪可能動搖市場信心,延長評價面調整期

◆震盪後再創新高,投資關鍵字:有競爭力、大者恆大

疫情過後,全球進入了貿易壁壘,各國陣營對抗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除了掌握引領生產力的AI題材之外,投資上也存在兩大關鍵字:有競爭力、大者恆大,有競爭力的關鍵之一是高毛利率,如此能更好的對抗關稅風險,以及同業間的削價競爭;大型企業則具備更充沛的自由資金,能更好的應對全球趨勢、各國政策等快速變化,兩者將是未來投資必備的關鍵。目前的市場處於第五波AI生產力循環中,屬於AI基建投資的小循環中後期,過去來看每一波循環的中後期,都伴隨著營收獲利成長放緩、個股評價偏高、資金快速輪動的跡象,股市表現也會在幾波上漲之後進入大震盪的格局,但隨著科技創新給予GDP成長動能,同時反饋在企業獲利上,股市又會在震盪過後再次向上發展,因此現在每遇一次大幅修正,都是長線投資佈局的絕佳時機。